【咨询手记】对艾滋病恐惧了那么久,并不是我没有努力过 |
[发布日期:2024-12-11来源:四川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_四川省性艾协会浏览次数:81] |
小A(化名)是一名年轻的理财经理,原本生活顺遂,即将与女友步入婚姻殿堂。然而,半年前,他在一次应酬中和一个性工作者发生了无保护口交行为,从此陷入了恐艾的焦虑中。 小A在第一次怀疑自己会得艾滋病时就开始了频繁检测,至今已经超过50次,结果均为阴性。但他仍担心查不出来,或者检测时间还不够,担心自己是感染了某一类很特殊的病毒,也担心目前的检测技术还不够完善。于是小A拼命查找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,不管是疾控中心宣传文件、还是学术期刊论文,还是手机上的贴吧抖音。他不仅浏览,还细致整理了大量笔记,但仍无法摆脱恐惧。 随着在网上探讨的时间增长,小A开始担心去医院检测时会接触到艾滋病人导致感染,检测后不断回忆细节,更加痛苦。最终,他选择了心理干预来消除恐惧。 在咨询中,我们发现小A虽然收集了大量艾滋病相关信息,但体系混乱,且很多是错误的。他很容易被情绪和错误观念控制,一旦想到被感染的可能性就坐立不安。 深入咨询后,我们发现小A的恐惧可能与他的原生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有关。小A的父母都是教师,他从小在严格的家庭环境中长大,事事要求完美。这种僵化的信念和规则导致他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。 我们告诉小A,努力本身没有错,但是如果方向和方法错了,就会越努力越不幸。他需要学会与过去的错误方法保持距离,允许那些想法、信念和规则存在,但不要被它们操控。 通过逐步建立信任关系,小A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并尝试用新的方法去面对恐惧。他学会了冷静思考,与恐惧保持距离,逐渐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脱恐方法。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,小A基本上摆脱了对艾滋病的恐惧。他意识到,脱恐不仅是摆脱恐惧,更是一次自我认识和成长的过程。 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周庆供稿 机构链接: 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,又名恐艾干预心理,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心理干预类特色防艾组织。长期致力于性病艾滋病恐惧症干预研究和临床实践,帮助数以万计的恐艾症人群重新恢复正常社会功能。 微信公众号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