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咨询手记】养儿也须防狼,亡羊仍可“预防” |
[ |
70后的张某是家中的独子,又是最小的幺儿,从小备受父母和姐姐们的宠爱。 除了家人,邻居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家的叔叔也特别喜欢他。有时家里来客住不下,父母会让他去叔叔家借宿。叔叔会拿出许多好吃的招待他,还会用身边随手可摘、俯首可拾的农作物或其他材料做一些有趣的小玩意给他。在那个缺吃少穿、没有玩具的年代,这些东西对一个农村小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,所以他特别喜欢这个叔叔,后来在叔叔家留宿也成了家常便饭。 晚上睡觉时,叔叔喜欢逗弄他的“小鸡鸡”,还会拿出自己的让他摸,说要和他的“比大小”。叔叔千叮咛万嘱咐,不让他告诉父母,说这是属于两人之间的小秘密。时间长了,他自己也养成了总要抚摸着生殖器才能入睡的习惯。叔叔还带他认识了不少“兴趣相投”的哥哥和其他叔叔,年幼的他并未感觉到有什么不妥。 到了上学的年龄,尽管家中不富裕,父母还是把这个唯一的儿子送进了学校,并且一直供到了高中。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,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和其他男生有些不一样,只对男性感兴趣的他陷入了纠结和苦恼:一方面他感到羞耻,想远离叔叔他们那个圈子,另一方面他又渴望和他们在一起。内向的他找不到倾诉的对象,就把一切都写入了日记里。 到了该成家的年龄,家人四处为他张罗对象。见了很多姑娘,没有一个能引起他的兴趣。看着哀叹的年迈父母,倍受精神折磨的他终于下定决心斩断过去! 他娶了一个相对“彪悍”的女人。女人性格有点强势,干农活却是一把好手,正好与性格懦弱的他形成互补。女人很喜欢他身上的书卷气,觉得他不像其他农村男人一样抽烟、喝酒、打老婆,婚后两人很快有了一个女儿。本来日子应该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过下去,但在一次翻修老屋的过程中,妻子意外发现了他从前那些日记本。震惊的妻子在哭过、闹过后对他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,总结一下就是又爱又恨。妻子文化不高,不高兴的时候就会“翻旧账”,急了还会动手打他。自觉理亏的他总是默不开腔,心里却压抑得不行。 女儿考起了省城的一所大学,夫妻俩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进学校后也住了下来,准备好好逛逛省城。谁知一点琐事又引发了妻子的怒火,实在忍不了她的喋喋不休,心中郁闷的他独自出了宾馆。鬼使神差的,他来到了一家同志浴室,这还是二十年前大叔曾带他来过的地方。花了30元门票,他时隔多年再次踏进了这个老地方。当晚,他在这里和两个男人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,浴室里昏黄的灯光、氤氲的水汽让他甚至连对方的样貌都没有看清…… 他来做咨询检测时是带着老婆的,并且跟我说他知道艾滋检测有“窗口期”,所以特意等了三个月才来做检测。足见得作为半个“圈内人”,他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比普通人多些。结果是,他不幸确诊感染了HIV,好在因为采取了保护措施,老婆并没有被传染上。 这个病例让我感到痛心和惋惜的有两点:第一,张某是因为童年遭遇邻居叔叔的长期猥亵而被“掰弯”的,后者对一个孩子下手却未遭到应有的惩罚。小男孩也会被性侵,而且大部分情况施害者是身边的熟人,当时的农村父母没留意到这一点,而如今为人父母者不可不防。 第二,张某虽然有一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,但却非常遗憾地缺失了“暴露后预防”(PEP)这一块。他在同志浴室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如果能及时(72小时内越早越好)服用阻断药物的话,是很有可能避免HIV感染的。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,阻断药针对已发生高风险暴露的情况疗效确切,堪称“救命稻草”!但他对老婆采取了保护措施,家庭内没有传播,也是这个悲伤故事其中好的一点。 养儿也须防狼,亡羊仍可“预防”——预防性侵害和暴露后预防的知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,希望大家不仅做好自身防护,也要向身边人多多普及这些知识,让悲剧不再重演。 作者简介: 方小隆,女,副主任医师,内江市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,从事艾防工作9年。 |